6月9-10日,由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聯合主辦的“新構造——2018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在杭州市盛大召開,六大專業論壇、匯聚國內1000多位醫療行業專家、學者和產業界人才及投資人,并且獲得了30多家產業媒體的關注。
國信證券的首席分析師江維娜應邀出席了峰會,并在智能影像發展分分論壇上發表了“醫療影像大數據思考及研究方法”的專題演講。
他山之石——美國醫學影像市場發展
江維娜將美國第三方影像中心市場主歸為兩類。
第一類是Teleradiology, 純服務型虛擬影像中心,僅提供遠程閱片服務。遠程閱片服務針對有設備的醫院,影像中心把專家和病人的需要對接起來。通過建立云端的醫學影像中心,連接基層醫院,專家在異地看到影像便可完成報告。
第二類是Radiology Imaging Center, 代表含設備的獨立醫學影像中心。這一類型的影像服務機構針對美國當地不配備影像設備的醫院。當病人需要做影像檢查時,可前往醫學影像中心直接購買服務。
江維娜談道,2011年,美國的遠程閱片市場在獨立影像市場發展十年之后僅占到整個讀片市場的10%,仍屬于一個較小的細分領域。其中,NightHawk和vRAD是美國遠程讀片市場中的兩個龍頭公司。
2009年,兩個公司合并為一家公司后私有化退市,其合并企業在2015年被MedNax公司以5億美元收購。按照收購時PE10倍來看,合并公司在2015年的收入僅達到5000萬美元,體量不大。
Nighthawk作為美國第一家提供遠程閱片服務的公司,其營業利潤從最初的30%下降到10%或更低。而兩家公司合并之后,毛利率也沒有出現顯著的提升。
江維娜總結道,由于龍頭公司相對于初創企業不具有顯著競爭優勢,導致美國遠程閱片市場長期保持相對分散的狀態。
而對于美國遠程獨立第三方的美國的獨立影像中心,江維娜有以下幾點看法:
1. 獨立影像中心的高速發展是技術與需求同步催生的產物
影像技術的進步,居民預防意識增強和醫生對于影像的認可度、依賴度的提升都有助于美國獨立影像中心的快速發展。
2. 保險機構是獨立影像中心行業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
美國主要以商業保險為主,保險機構希望能夠盡可能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而獨立影像中心正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提供比醫療機構更為高質量、高效的影像診療服務且更低的單次收費水平。
隨著國家分級診療的強力推動,醫保資金緊缺導致醫??刭M的不斷升級,這也造成了影像收費服務標準的降低。
3. 美國獨立影像中心的龍頭公司尚未形成全國性龍頭企業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截止Radiology Business Journal在2017年發布的統計,僅有RadNet和CDI兩家企業擁有超過100家的獨立影像中心。
龍頭企業RadNet在2017年的營業收入達到9.22億美元,凈利潤率有1.4%,收入規模僅占到整體美國獨立影像中心的2%左右。
后起之秀——中國醫學影像市場發展
中國醫療影像市場歸納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僅提供服務的遠程閱片中心(不帶硬件),第二類是具有設備的獨立醫療影像中心(帶硬件)。
江維娜表示,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醫療影像市場仍然處于早期階段,影像信息化建設尚未完成,數據共享率較低。
據調查分析,國內73%的投資者仍對醫療影像市場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融資額度百萬級、千萬級、億級比比皆是。從這個角度說明,投資者對醫療影像學細分垂直市場比較關注,熱度較高。
遠程閱片中心可以解決來自醫院、患者和醫生的痛點,需求旺盛,且市場切入較為容易。而遠程閱片平臺發展的核心關鍵是獲取大量患者流量或片源,更為利好擁有大量影片獲取渠道的公司。
除此之外,江維娜提到了中國遠程閱片市場的同質化問題。她表示,由于遠程閱片中心不具有規模效應,較難實現規?;?、連鎖化的閱片平臺服務,而解決同質化問題的根本在于如何細分影像市場的不同類型和傳遞內容。
通過AI技術,機器也許會讀出人類無法讀出的內容。比如心電圖,雖然它是以一條線的方式所呈現,但機器解讀將為醫生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幫助他們深度剖析患者的身體狀態。
關于國內遠程閱片服務的未來,江維娜談道:“我們更看好具有影像資源基礎,從設備廠商或信息服務商演化的遠程閱片平臺,獲得優質的片源和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將會是線上影像閱片平臺發展的關鍵。”
相對于遠程閱片中心而言,獨立醫療影像中心具備一定的流量入口,片源較穩定,服務標準化也容易實現。
目前,保險金融、互聯網、地產及醫療企業紛紛通過資本戰略入局獨立影像中心,西門子醫療聯合美年大健康共建的影像中心,平安好醫生也投資建立了4所獨立醫學影像中心。
人工智能+醫療影像——開啟醫學影像市場新篇章
根據中國數字醫療網統計,2016年中國醫療AI市場市場規模達到96.61億元,預計在2018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占整體人工智能投入的20%,成為投入最多細分領域。江維娜表示,醫療作為人工智能投入的一個板塊,資本市場成員紛至沓來。
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的數據報告顯示,按照應用劃分,藥物研發在全球醫療AI市場中的份額,占比達到35%。而智能醫學影像市場則為第二大細分市場,并將以超過40%的增速發展,在2024年達到25億美元規模,占比25%。
此外,江維娜表示,糖網、肺小結節,這些比較標準化被認可的診斷,新信號的獲取,或是人眼讀不出的東西,都會是資本市場所關注的熱點。她堅信,“人工智能+醫療影像”的算法相對成熟,有望成為最快落地的人工智能場景。
關于影像學在未來能夠指導醫生的診斷和治療的流程,江維娜認為這會是醫生和政府都共同關注的點。她表示,影像學致力于從結構性輔助和功能性診斷方面為醫生建立一個更明了的方向,這將可能形成一份詳細且高效的指南。